“优先保障练兵备战物资。”某旅机关楼采购中心,军士参谋郑海南手拿着基层需求清单,认真勾选出战备物资。随后,他又抬头看向电子地图,上面标着各地疫情动态,他在心中默念着几个物资采购点,眸子中放出精光,“练兵备战物资不能拖,沿途有疫情,那就多转几趟,尽早采购回来送到官兵手里……”
瘦削的脸庞、紧蹙的双眉,目光在地图和清单间来回跳动的郑海南,完全沉浸在这方由堆满清单的办公桌和地图组成的“战场”,浑然不觉旁边站了几个人正盯着他。
下连第一天,班长问入伍初心,郑海南张口就来:“上战场,打胜仗。”大家以为他说大话。第二天参观实装操作演示,郑海南找上班长,“登车时,开门向后靠脚有些浪费时间。”大伙面面相觑,没有在意。没想到,回到连队他还找上了连长,连长在全连官兵面前分析道:“尽管没了跑位拐直角的现象,但以靠脚展现气势的确是和平积习。”当场点名表扬郑海南,大伙开始对他另眼相看。
在随后的一年里,郑海南不仅熟练操作两个号位,被选入某新型装备培训班,学成归来,还代表部队前往荒漠戈壁接收新型导弹武器装备。
8月的戈壁滩热浪腾腾,大伙对着清单将装备车辆检查两遍后准备收工,郑海南却又开始了第三遍。这一遍,他钻到车底,校验着每一颗螺丝钉。地表的热浪蒸出一身汗,汗水落地就消失不见。检查完一辆车,郑海南像是蒸了桑拿,黝黑的脸庞泛着红,豆大的汗珠往外冒。同行的战友不理解,他却摆摆手,“列装部队就是随时上战场的,容不得一丝马虎。”说罢又钻入下一辆车底。这批执行过战斗力检验任务的装备列装部队后,没有反馈一个故障,但大家不知道的是,接收前郑海南与送装部队探讨、争论了多少次。
郑海南很快就成为技术骨干,并接任副班长。保障部领导看上他接装时的认真劲儿,找上了门,郑海南一口回绝:“机关离战场太远。”这一拒绝,让郑海南在战友间火了一把。然而,到机关帮忙一个月后,郑海南同意留了下来。
“这套装备必须退。”一次郑海南在验货时,发现一套“吉利服”有破损,商家建议补一补就能用,需求单位也认为不影响伪装效果,郑海南却摇头,“备战物资不能马虎,坚决退换。”他又联系兄弟单位租借一套供需求单位驻训使用。厂家知道了郑海南的高标准,发货速度和质量提升了,而基层单位上报需求单很快就能响应,开展训练不再受物资牵绊。
战友问起当时为啥又选择留下,他指着仓库里堆满的战备物资,“这岗位那岗位,一心向战,处处都是战位。”
文稿来源:火箭兵报
主管| 火箭军政治工作部
主办 | 宣传文化中心
刊期 | 第 6413 期
监制:毛勋正
责编:杨新龙
播音:李晔成
邮箱:zghjjtg@163.com